在当今这个被3D技术所吞噬的新时代,离开了我们80年的默片又重新占据了观众的视线,并成为年度各大奖项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艺术家》让只拍过四部电影的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斯一夜成名,也让法国演员杜.雅尔丹囊括了全年中几乎所有的表演奖项。哈扎纳威西斯应该是个怀旧之人,他之前拍摄的《OSS117:开罗谍影》和续集《里约谍影》就是对上世纪60年代的邦德电影致敬。这次在《艺术家》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是以黑白默片的形式拍摄,包括故事背景、叙事手法、角色设置、镜头运用、黑白打光上也都效仿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尽管它并非有声片时代的唯一一部默片,但它可以说是最佳一部。
《艺术家》中有许多好莱坞经典老片的影子,这些老片的各种不同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足以以假乱真的默片。如果你是个老片迷,相信会在本片中发现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目录:
01、《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1927)
02、《亚森.罗平》(Arsène Lupin,1932)
03、《魔术师与兔子》(Presto ,2008)
04、《要命的瘦子》(The Thin Man,1934)
05、《贼》(The Thief,1952)
06、《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
07、《佐罗的标记》(The Mark of Zorro,1920)
08、《罗宾汉》(Robin Hood,1922)
09、《雨中曲》(Sing' in the Rain,1952)
10、《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1936/1954)
11、《日落大道》(Sunset Blvd,1950)
12、《魔鬼玩偶》(The Devil-Doll,1936)&《缩水情人》(Amante Menguante,2002)
13、金姐与弗雷德歌舞片:《礼帽》(Top Hat,1934)、《与我共舞》(Shall We Dance,1937)
14、《无声电影》(Silent Movie,1976)
15、《卓别林传》(Chaplin,1992)
16、《最卑贱的人》(Der letzte Mann,1924)
17、《迷魂记》(Vertigo,1958)
18、《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1957)
《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1927)
本片是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而《艺术家》开篇所描述的时间刚好就是1927年这个无声片与有声片交替的时代。其实《爵士歌手》除了音乐部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对白。有声片的来临,在好莱坞掀起了歌舞片的风潮。然而这些第一代歌舞作品大都没有什么情节,只为满足观众的视听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家》片尾,瓦伦汀通过有声片复出时选择了一部歌舞片的原因,因为这是默片演员向有声片过渡的最好的转型方式。正如法国电影大师雷内·克莱尔以《百万法郎》(Le million,1931)的过渡转型为歌舞片立下典范。
|
|
《亚森·罗平》(Arsène Lupin,1932)
法国作家莫理斯·勒布朗笔下的侠盗亚森·罗宾,是法国侠盗界的鼻祖。精通易容术,有时也以侦探的身份登场,是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人物。亚森·罗平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宫崎骏早年也曾改编成为《鲁邦三世》系列动画。
《艺术家》开篇那场戏中戏,应该对应于1934年版《亚森·罗平》,由约翰·巴里摩尔和莱昂纳尔·巴里摩尔兄弟主演。
《魔术师与兔子》(Presto,2008)
“亚森·罗平”的戏中戏结束放映后,戏院内举行了一场明星见面会,大明星乔治.瓦伦汀在向观众挥手致敬后,开始招呼另一位主角上台,得意的女主角正打算上去结果发现自己被涮了一把。原来瓦伦汀招呼的是片子里那只小狗,台上人狗搭档珠联璧合、好不热闹。
《魔术师与兔子》是皮克斯2008年推出的动画片《机器人瓦力》(Wall E)的映前动画短片,同样也复古的默片。只不过“演员与狗”的组合变成了“魔术师与兔子”,“珠联璧合”变成了“互相拆台”。
《要命的瘦子》(The Thin Man,1934)
尽管《艺术家》试图模仿20世纪20年代的无声片,但它的整体感觉却很30年代。那只能拍戏能救命的小狗像极了《要命的瘦子》里的小狗“爱死它”(ASTA),在这套侦探系列电影中,聪明的小狗救了主人公大侦探尼克好几回,甚至每起案件的重要线索也都是由它发现的。而扮演侦探的威廉·鲍威尔除了“喋喋不休”的话痨与《艺术家》瓦伦汀的“沉默是金”不同以外,脸上的小胡子、身上流露出的绅士范以及和狗狗的友情都完全一致。ASTA是华纳电影公司的大明星,它在加里·格兰特主演的两部神经喜剧《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和《春闺风月》(The Awful Truth)中也都有非常抢镜的表演。
《贼》(The Thief,1952)
拍摄于50年代的默片,但与传统默片不同,它保留了各种环境音,只是主角闭口不说话,甚至连字卡都不需要,艺术形式上很有实验精神。它本质上是一出间谍片和黑色电影,全靠雷·米兰德的表情展现角色心理 — 一位向敌国输出情报的核子物理学家。
《艺术家》中有一个场景是瓦伦汀在看完公司的有声片试音片段后,嘲笑制片人的“与时俱进”。但回家后却被噩梦缠身,梦中开始出现如电话声、杯子声、笑声、风声等环境音,而自己口中的“无声”正逐渐被这些混杂的背景声所淹没。这种有环境音无对白无注解的非传统默片的映像与主题,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观众很容易被角色的情绪所牵动。
下面两张剧照分别来自《艺术家》和《贼》,两位主角都因为电话铃声而手足无措,对于默片来说,主角接电话就意味着要“开口说话”,那么浑身不自在自然是难免的。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
《艺术家》中有一处瓦伦汀与妻子就餐的戏,影片只用了4个镜头切换,30秒钟来表现夫妻间关系的渐行渐远,这几个镜头都是在瓦伦汀家的餐桌上进行的。导演运用蒙太奇手法压缩时间,扩大影片容量,把夫妻之间思想隔阂的产生表现得干净利落。第一个镜头里夫妻俩都各自朝对方简单一笑,心领神会;而最后一个镜头里,夫妻俩一个看报一个涂鸦,互不关注。这组镜头前后还穿插了佩蒂从龙套到有名有姓角色的变迁,时间纵深感立刻浮现。
这一拍摄技法完全是在向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一段致敬,那段表现凯恩与第一任妻子离异的过程,用了六个镜头仅几分钟时间表现。并且最后一个镜头,凯恩看的是自己办的《问讯报》,而妻子看的是他的对头报纸《纪事报》,足以表明两人关系的崩盘。
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1883-1939)是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美国演员之一,同时还身兼导演和编剧的工作。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还曾与夫人玛丽·毕克馥、格里菲斯、卓别林一同开创了联美制片公司。电影代表作有:《佐罗的标记》(1920)、《罗宾汉》(1922)、《巴格达窃贼》(1924)等。他在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唐璜的私生活》(1934)后不久即宣布退出影坛。其子小道格拉斯·范朋克也是著名演员。
让.杜雅尔丹本人也表示道格拉斯.范朋克曾启发了他。不仅如此,《艺术家》也致敬了两部范朋克的经典电影:
《佐罗的标记》(The Mark of Zorro,1920)
乔治·瓦伦汀在家“自焚”前,重温了当年的得意之作“佐罗”,而道格拉斯.范朋克在1920年就曾主演过默片版的《佐罗的标记》。没错!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那部同名电影是翻拍旧作(偷马时的造型也是完全照搬本片),期间还有泰隆·鲍华1940年的版本。看看下面这两张照片,你还能认出哪个是范朋克?哪个是杜雅尔丹吗?
《罗宾汉》(Robin Hood,1922)
片中有一段瓦伦汀出演的剑客电影,会让人联想到脍炙人口的埃洛尔·弗林和奥利维亚·德·哈弗兰的经典版《罗宾汉》(1938)。事实上,道格拉斯·范朋克在1922年就曾扮演过这一角色。再对比一下两者的发型和胡子的造型。不过《艺术家》这段情节拍的却丝毫不像20年代的片子,倒很有埃洛尔·弗林30-40年代剑侠电影的感觉。
《雨中曲》(Sing' in the Rain,1952)
该片自然不必过多介绍,它应该是这篇名单中最家喻户晓的一部电影,金·凯利一边唱着主题曲《Sing'in the Rain》,一边在雨中街头绕着路灯跳舞的画面,早已被公认为是影史上最佳场景之一。《雨中曲》的男主角整天想着如何借有声片把性格不和、声线差劲的女主角换成自己心仪的姑娘。它和《艺术家》一样都是藉着电影工业从无声转化到有声阶段,默片明星对“有声”的挣扎。不过《雨中曲》是站在有声片的角度去看待,而《艺术家》是站在无声片的角度去思考。
《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1936/1954)
《艺术家》的人物关系发展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如出一辙,只是结尾变成了Happy Ending。《一个明星的诞生》故事描述女主角是个小歌手,在男明星的引荐下初涉影坛,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相反,大明星却渐走下坡,两人在婚后更形成鲜明反差,他们的关系逐渐走向穷途末路。50年代乔治·库克的版本把这段故事讲得更加详实,女主角朱迪·加兰也更加注重了内心的深度。
《日落大道》(Sunset Blvd,1950)
比利·怀德的经典作品《日落大道》中的女主人公诺玛·戴斯蒙和瓦伦汀境遇相同,而扮演者格洛丽娅·斯旺森本人就是在有声片大潮来临时被时代淘汰的默片巨星。
《艺术家》中,瓦伦汀走下坡路之后,选择了隐退,他和老管家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隐居生活。这段境遇比《日落大道》中的默片女王好不了哪儿去。并且两者都是自大狂,一个不肯接受无声片大势已去的现实,另一个始终认为自己是电影中的女皇。
《魔鬼玩偶》(The Devil-Doll,1936)&《缩水情人》(Amante Menguante,2002)
《艺术家》酒吧一场戏,瓦伦汀酒醉之后产生了幻觉,独立制作的新片《爱的眼泪》中所扮演的冒险家瓦伦汀以小人的形象走到吧台,他不满于演员瓦伦汀的自甘堕落,和戏中的一帮土著小人对其发动了攻击。为什么用一大一小来表现?正是瓦伦汀的狂妄自大引发了他不成功之后的自甘堕落,显然他对这种忠言逆耳和群起攻之仍是无动于衷。
1936年,著名导演托德·布朗宁就曾在《魔鬼玩偶》一片中展现过大人与小人共同出现在同一画面的场景。阿尔莫多瓦在《对她说》一片中也曾拍摄过一段“戏中戏”的仿默片《缩水情人》,同样是大人与小人之间的故事。
金姐与弗雷德
《艺术家》片尾这段“踢踏舞”致敬了金姐·罗杰斯与弗雷德·阿斯泰尔这对好莱坞歌舞片时代最伟大的黄金组合。黑白配的着装是两人电影作品中所搭配的经典款色,具体可参考《礼帽》(Top Hat,1934)一片;而舞蹈上则是借鉴了《与我共舞》(Shall We Dance,1937)一片,两人在舞曲《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中穿着溜冰鞋来进行踢踏舞表演,是全片最赏心悦目的场景。
《无声电影》(Silent Movie,1976)
喜剧名导梅尔·布鲁克斯在70年代就曾重新还原过默片,不过不是黑白片,但同样是利用音效、音乐和字卡交代剧情与制造笑料。不过一向不正经的布鲁克斯拍起默片来也只能说是“假正经”。影片讲述三个导演为了拯救面临危机的电影公司,向老板提出制作一部默片的计划。出于票房考虑,他们开始召集所有大明星参与演出,但是公司的债权人却百般阻挠。
默片只是其表现形式,骨子里仍极尽搞笑之能事:双关、误解、视觉笑话和插科打诨,用来讽刺电影公司与演艺圈,对于这一帮追逐大明星的导演,有着非常滑稽的描绘。这样的做法也引来了两极分化的评论,有人视为创新,也有人视为低俗,但无论如何,它是梅尔·布鲁克斯最好的电影之一。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和《艺术家》片尾突然变成有声片的情况类似,《无声电影》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台词。著名哑剧演员马塞尔·马索(Marcel Marceau)说出了片中唯一一句台词“No!”(是不是想到了《猩球崛起》中的猩猩亚瑟?)。《无声电影》还曾被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奖理由是台词最少的电影。
《卓别林传》(Chaplin,1992)
在片中扮演瓦伦汀妻子的女演员佩内洛普·安·米勒,她早年曾在《卓别林传》中扮演卓别林的御用女星艾德娜·珀薇安丝(Edna Purviance)。
《最卑贱的人》(Der letzte Mann,1924)
茂瑙的《最卑贱的人》最后有一场众人嘲笑主角的叠画镜头,虽是默片,但那一张张冷冰冰的笑脸似乎比笑声更令人寒心。《艺术家》中同样如法炮制,两边的“开口”也叠画成了一种“嘲笑”,把“沉默”的瓦伦汀夹在中间,立刻描绘出了主角的挫败感,博以观众的同情。
《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1957)
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共通之处,只不过《艺术家》中这场背靠背的美学构图是完全借鉴自《金玉盟》一片,连中间那段分割线都如出一辙。
《迷魂记》(Vertigo,1958)
瓦伦汀自杀段落引用了伯纳德·赫尔曼为《迷魂记》创作的大量篇幅的配乐,在原版中这段配乐洋溢着那种梦境般的调子,音乐与音效听起来既寂寞又难以捉摸、脆弱而又鬼魅,和男、女主角各自魂牵梦绕的心结融为一体。但运用在《艺术家》“自杀”一场戏中却极不协调。也难怪《迷魂记》女主角金·诺瓦克在《艺术家》上映不久后会公然大肆抨击,称这是艺术上的“强奸”。其实这已经不是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第一次“强奸”希区柯克了,他在2009年的电影《法国特工117之里约谍影》(OSS-117: Rio ne répond plu)中就已经快把《西北偏北》的配乐用烂了。
时光网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