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常在微博上看到网友自制的英文脱口秀。以我有限的一点经验来看,单人完成全部视频的制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啊。脱口秀甚至都不会有英文字幕的吧?
我想知道,单人做脱口秀视频的流程如何,要花多长时间,其中最困难的环节是什么?
谷大白话回复问题:
通常字幕组的分工是①片源: 大水管的组员快速下载后分发给组员;②CC字幕(电视台提供的closed caption): 身在国外的网友录制或在字幕站下载;③时间轴:将CC字幕跟片子的时间逐句对应;④翻译:分配给几位组员进行初翻,每人几十句到几百句不等;⑤校对:改正翻译错误,统一语言风格,合并时间轴;⑥压制/上传/分流: 把片源和字幕合并压制成rmvb或其他格式并上传分享。
所以单兵作战首要的难点是技术问题。要想自翻自校自轴自压,一定要成为熟悉各种软件工具的的多面手。以制作时间轴为例,我当初就是慢慢摸索了很久才掌握。而因为所有环节都一个人搞定,耗时也通常会比传统字幕组稍长一些。
然后就是字幕的问题,大多数的美剧是可以搞到CC英文字幕的,基本属于笔译。而脱口秀的问题在于大多数节目是找不到CC字幕的,所以听译起来会麻烦一些。而如果要做双语字幕,就要一个词一个词听写出来了。
对于脱口秀的听译,我个人认为最困难的部分在于大量的背景知识和英文段子。以囧司徒每日秀为例,因为以政治讽刺为主,除了美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之外,还需要了解时事政治的热点事件。比如这段”As with any good co-op, it’s getting past that one hard-ass on the co-op board, the one who always shoots people down, because he doesn’t like dogs, but he has two Great Danes, because he was grandfathered in.”我搜索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才查到是在吐槽是曼哈顿某co-op公寓禁狗事件。
英文段子的问题是很难在翻译成中文的同时又原汁原味的保留笑点,因为很多双关语在中文并没有对应,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又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所以经常会为了一句话的准确表达儿绞尽脑汁。比如Leno的段子: Italy is asking China to help bail them out of their debt crisis. Does that make you mad? Hey, Italy! China is our sugar daddy! Get your own sugar daddy! (意大利求助中国解决债务危机。听到这事你不生气吗?嘿,意大利!中国是我们干爹!要干爹你们自己找去!)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上传的困难,优酷土豆等站点很少能通过,而审查宽松的新浪等站点又卡到崩溃。上传转码和审查也是耗费时间的事情,经常遇到制作视频只用一个小时,而上传用了两个小时的情况。
以上是我在果壳的处女贴,欢迎拍砖,嘿嘿。
管鑫Sam 回复提问:
在这问题上谷大已经说了好多,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兵器齐全,样样都得会
视频剪辑转换软件、时间轴软件、字幕设置软件、压制工具必须样样都会。做双字幕的话还要对ass字幕的一些代码熟悉一些才会做出比较标准的作品。而一般做美剧的字幕组分工明确,翻译者几乎不用掌握任何制作技巧,只需译好分配到手的CC就可以了。
二、白手起译,没捷径可走
目前国内字幕组所谓的双语字幕的英字以Closed caption和剧本script为主,也并不精确。大部分美剧组的目前都是“笔译”,当然决不能一竿子打死,另外既然有现成的,何必自己听译呢!本来就是奉献,也不必吹毛求疵,只是说,译美剧双字其实和大家想象中的难度比要低很多。脱口秀节目就不同了,因为受众狭小的问题,国外鲜有人帮忙做CC录制或上传字幕的,所以目前谷大和我都是靠听译。不是说听译了不起,如果有现成的我也懒得自己敲,毕竟麻烦不是。
三、文化差异,笑点需移植
翻译美国脱口秀,就像把郭德纲的段子译成英语,如果字句对应,实在很难让外国人明白笑点在哪里。所以如果翻译郭德纲的话,把“阿娇”翻译成Kardashian估计老外就知道为啥可笑了。同理,“《壹周蓉泥秀》”的方式借鉴了周立波的“梦话”版块,这样大家更能理解扣叔是在用反讽的方式去演绎。另外在《另类美国史》中把Betty Crocker翻译成”张君雅小妹妹“,把Mrs Butterworth翻译成”老干妈“,把Chef Boyardee翻译成”康师傅“也是同样的考量。 再比方说,把Bill Maher的这句 The Mittbot 3000 has been programmed to take both sides of every issue everywhere.如果处理成“米特3000型号机器人内部程序会指令他在每件事上都立场不坚定”,罗嗦不说,平淡的语言已经使得“玩味”的意味完全没有了,而且修辞感大减,所以我译为“米3000型号机器人内置墙头草系统” 字幕短炼了不少,中国网友也能会心一笑。还有时需要适当的夸张,the least interesting man in the world译成“世界上最无聊的男人”似乎正确,其实彪叔偏说怪怪的the least interesting而不说the most boring,就是要体现出这么一种反差,用谷大的话说“没有这么夸人的”,所以我译成“只闷不骚界的一朵奇葩”,视觉效果依然很短炼,但那种讥讽味道在汉语里得到了充分的放大。另外有的地方英语比较长,汉语简短能说清楚的,要适当修剪,否则观众的视觉压力太大,就跟不上了。另外有些双关语译出来实在无法两全,就只能做个注释了。
四、背景繁多,需多见多识
因为脱口秀节目大多针砭时弊,说的都是当下最新的事,要听译不说“见多识广”吧,起码要多见多识,如果你连美国的“左”和“右”都分不清,就更别提翻译了,资讯和背景知识要跟得上才行 。我虽然在国内,但每天要么用podcast下NBC和CNN的视频节目,要么用tuneIn radio(最近被”墙“,但可以手动添加自定义流媒体让它复活)收听CNN、BBC或FOX NEWS TALK的广播,一般出门或在车上时耳朵不会闲着。各种脱口秀节目也要看。平均每天至少要有两个小时是看或听各种节目的。每周通过ipad购买正版的economist和TIME,虽不能保证每篇都看,起码要读一半文章。我想,每个人都得看点新闻听点节目,反正也得听,为啥不听第一手的呢。这不但使在国内的我能一直保持最佳状态,也让我的资讯一直保持updated。我想很多试图翻译脱口秀未果的,很大一部分首先就被一大串他们不知道是谁的人名给吓着了。话说你听中国某段相声讥讽陆俊、南勇,你都不知道他们是足球圈的你哪知道乐趣在哪呢,更别提翻译了。
五、曲高和寡,受众群体小
其实做这种网络“义工”,成就感也是动力之一。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散播和分享,实乃一件美事。然而与美剧的流行程度不同,美国脱口秀节目在中国的辨识度和受众都相对有限,做一集《吸血鬼日记》可能会有百万人在线苦等,做一段脱口秀节目可能会得到“真有意思啊,但这哥们是谁?”的回复。当然这是“市场的选择”,各自的产品总会有各自的受众,抱怨无益,女为悦己者容,我为愿意笑眼看世界的人,愿意“兼听则明”的人,提供一点点方便。哎呀,受传统教育多年,这还抬上特么高度了,严重鄙视一下自己…….